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千島湖傳媒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wǎng)?千島湖網(wǎng) 網(wǎng)絡支持:杭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不知是哪朝哪代,立下規(guī)矩:清明祭祖。清明節(jié)祭祖,前三后七,是祖上傳下來的祭祖掃墓規(guī)矩,自清明被國家定為法定假日后,這些年我給自己立下規(guī)矩,祭祖掃墓為正清明這天。因為既定節(jié)日才享有祭祀的濃厚氛圍。
到了清明的那一天,我便帶上準備好的齋飯、白酒及三個酒杯,再帶上鋤頭和掃把,懷著虔誠、敬畏、感恩的心去給祖先掃墓。按習俗慣例,先把祖墳四周清理干凈,再給墳上添添土,打掃拜壇,然后在墳頭插上鮮花,擺好齋飯、斟上酒,接下來的程序就是在墓碑前方燃香,舉過頭頂,三叩首默默禱告,最后將香插進香爐。
整套程序進行后,雖然已是大汗淋漓。但此時此刻的我并沒感覺到點滴的疲勞和勞累,體味到的是輕松和慰藉。
去年清明,我給爺爺掃墓,又碰到了移民到江西的表叔,表叔是原遂安縣臺鼎小學的老師,1959年獅城移民到我們村,后又移民到江西金溪。我說:“叔,您年紀大了,為什么每年都要回來掃墓呢?”表叔站在他父母的墳前說:“人這一輩子,只有站在這里,才知道你從何來,將向何處!”是的,“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這是哲學的三大終極之問。從哪來?靜立塋冢默然,便會追尋到這個答案。人來自父母,父母來自祖父母,祖祖輩輩,總會有根,在這里可以尋根溯源。枝繁葉茂,總有落葉歸根時,這就是我們融入血脈中的眷念。
曾記得,兒時跟著爺爺去掃墓,看著爺爺肩扛鋤頭,手拎祭品,邊走邊說祖輩如何遭遇亂世,吃盡苦楚,艱辛創(chuàng)業(yè),又如何不幸離世。爺爺每次掃墓都不厭其煩地說那些原話,處在孩童天真時代的我,自然沒有多少哀愁在心里,只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如今,爺爺早已作古,現(xiàn)在每年給爺爺掃墓時,兒時那似懂非懂的叮囑,仿佛明白了許多,似乎豁然開朗:“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難怪有人說,清明節(jié)就是中國的感恩節(jié)!清明祭祖,彰顯的是血脈的傳承與責任。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去年與八十高齡表叔汪老師清明掃墓邂遇,今年,表叔卻已溘然離世,但去年表叔上墳下山回村的一幕,我不時浮現(xiàn)眼前,恍若昨日。江西表叔上墳回村,正遇上村里一位老者去世,是汪老師親戚,在祠堂舉行了告別儀式,時值中午快開席時,須發(fā)斑白的汪老師左手提著香紙,右手拄著拐杖,緩慢走進靈堂,大家趕忙招呼他吃飯。但他卻說:“我還沒跟親家翁打個招呼怎么能吃飯呢?”當時,靈堂里好多賓客十分驚訝!竟然不知道這個招呼是怎么個打法……這時,只見老人家先是點燃蠟燭插入,緊接著點燃三支香,高舉頭頂,連續(xù)上下三次,然后插入香爐,再燒幾張冥紙后才慢慢離開。當時有好些賓客不解。汪老師正色說道:“亡者為大,來到靈堂先向逝者行禮,一是對逝者的敬仰,二是對孝家生者的尊重?!蓖衾舷壬难孕薪陶d,猶如給所有在場的賓客上了一節(jié)孝堂奠敬禮儀課。由此,我感悟到:所有紅白喜事涉及到的禮儀,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只有得到代代延續(xù)、傳承,才不會辱沒我們禮儀之邦的盛名!
我認為,清明節(jié)祭祖是中華兒女對先人的一種懷念;是中華兒女的一種情懷;更是我們中華古國的文明史。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今年,你回鄉(xiāng)掃墓祭祖了嗎? (章建勝)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編輯:徐麗 徐滿萍
最新播報
更多>>掌上千島湖
微千島湖
淳安發(fā)布
千島湖新聞
三分鐘語音版
千島GO購
媒美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