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部 王筱倩
【內(nèi)容摘要】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新聞靠“眼睛”傳神。一條新聞能不能吸引讀者去看,能不能打動讀者的心弦,標題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一個“炯炯有神”的標題,應該是聲情并茂、神形兼?zhèn)洹⒀潘坠操p,兼具準確、概括、簡約、傳神的素質(zhì),能提升報紙格調(diào),增強報紙的吸引力、親和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在最短時間內(nèi)吸引讀者閱讀。本文中,筆者總結歸納了八種制作出彩標題的技巧,并舉例分析鑒賞。
【關鍵詞】 新聞標題;制作技巧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新聞靠“眼睛”傳神。一個“目光炯炯”的標題,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吸引讀者。今年7至8月份,筆者機緣巧合從事了兩個月的編輯工作,站在以往不同的角度切身留意了我們的報紙標題,發(fā)現(xiàn)許多出新、出彩的地方,它們聲情并茂、神形兼?zhèn)?、雅俗共賞,并兼具準確、概括、簡約、傳神的素質(zhì)。這些“顧盼生輝”的標題,大大增加了版面的色彩,提升了報紙的品位。
正如新聞界的一句流行話:“你可以把馬牽到水邊,但你無法強迫它飲水。當你把你的報紙送到讀者手中的時候,你會遇到類似的問題――無法強迫他們閱讀。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使他們閱讀你的報道,那就是運用精彩的標題。”一個好的新聞標題,能讓現(xiàn)代人在閱報隨意性和無目的性不斷增強的背景下,打開報紙就覺得眼前一亮,更加的通俗、大眾化,更多的突出親和力和生活味。
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標題,好標題具備怎樣的組成要素,筆者針對幾種常見的方法展開探討。
一、注重修辭手法
充分發(fā)揮擬人、借代、雙關、拈連、比喻等修辭手法的技巧和優(yōu)勢,在不生搬硬套的基 礎上,進行多元素整合,可以使標題形象生動、通俗傳神。
例如,今年夏天酷暑難耐,新聞部策劃二版“高溫淳安”欄目,在寫快遞員吳銘鑫時,用了《熱浪中奔跑的“城市螞蟻”》一題,比喻的手法,將搬運著大包小包、奔波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快遞員稱為“城市里的螞蟻”,電話不離耳、腿腳不停歇是他們最大的特征,讓不少市民感同身受。7月11日二版《環(huán)衛(wèi)處“火線關愛”落實在行動上》,“火線”一詞雙關,既指環(huán)衛(wèi)工人堅持高溫作業(yè),又指環(huán)衛(wèi)處第一時間送去溫暖,貼切而有趣。
7月26日二版《勇于“挑刺” 敢于“找茬”(副題)出租車行業(yè)配上了“便衣督察”(主題)》,報道縣交通部門專門聘請出租車服務質(zhì)量監(jiān)督員,提高行業(yè)服務水平,“便衣督察”、“挑刺”、“找茬”三詞將主要新聞事實勾勒出來,擬得形象,用得雙關,使人讀之有興,思之成趣,印象深刻。
10月29日二版頭條《貼譜貼身更貼心 四季如春慰民生(副題)民政部門“民歌”唱成最強音(主題)》,報道民政部門打造“貼心民政”品牌,大力開展養(yǎng)老服務、社會救助、民主管理、優(yōu)撫安置和專項事務管理工作,形成排比、對偶、對稱等多重修辭并用的形式,使標題與版面珠聯(lián)璧合,達到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
9月28日二版圖片《擦“靚”路燈迎國慶》,諧音令人回味。
二、追求對仗、工整
有些新聞標題制作得情趣盎然、韻味十足,既有視覺美,又有聽覺美。
如:9月23日一版《“湖”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副題)小長假游客樂享千島湖中秋之美(主題)》,報道中秋小長假千島湖迎來大批游客賞月的消息,7月7日二版《雨季探親 勇救四娃》,報道大墅六十多歲農(nóng)村婦女,跳入水中救出4名溺水兒童的新聞,兩個標題兼具動感、質(zhì)感、美感,神采飛揚,寓意深長。
7月10日二版的《勿需“南征北戰(zhàn)” 不再“東躲西藏”(副題)城管為果農(nóng)開設季節(jié)性蔬果銷售點(主題)》,合轍壓韻,瑯瑯上口。
6月18日二版的《亂在公路堆石子 鬧出人命大亂子》,褒貶對比鮮明,內(nèi)容一目了然。
三、應用多行題
多行標題具有張力,既可以使讀者用較少的時間獲得較多的信息,也便于報紙表述觀點和態(tài)度。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讀題時代,多行標題越來越受歡迎。
如:6月13日一版《省市防旱抗旱工作視頻會議強調(diào)(引題)全力以赴抗大旱保民生促發(fā)展(主題)柴寧寧在淳安分會場參加會議(副題)》,以及7月26日一版《王金財在我縣開展“基層走親”活動時要求(引題)走基層 解民憂 破難題(主題)凌志峰陪同參加活動(副題)》,都采用三行標題形式,將新聞事件的重要性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并進一步強調(diào)了工作重點。
4月4日一版《網(wǎng)上網(wǎng)下同呼應 英雄美人全聚來(副題)金紫尖登山節(jié)熱場鑼鼓激蕩眾人心(主題)》,這個標題,將新聞事件和影響交待得清清楚楚。
4月19日二版《田頭飄果香 土地變“銀行”(副題)姜家土地流轉(zhuǎn)“轉(zhuǎn)”出好前景(主題)》,把觀點評價和新聞事實都有了,讓讀者對主要內(nèi)容一目了然。
7月26日二版《很多橋梁快“退休” 公路部門忙維修(副題)縣內(nèi)14座病危橋?qū)@重生(主題)》,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待得清清楚楚。
四、活用成語、古詩詞
成語、古詩詞,是漢語寶庫中的精品。它歷經(jīng)千百年,成為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寓意深刻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巧用古典文化入標題,常??梢允盏狡渌Z言形式無法替代的效果。
而標題要有韻味,要耐人琢磨,就要有古典詩詞的風范。只有借助古漢語知識的基本功,讓標題“吟”起來,才能做出富于感情色彩的亮眼的標題來。
如:7月25日二版就有一條好標題:《收費停車位時常上演“鳩占鵲巢”》,報道收費停車位經(jīng)常被非機動車占用的新聞,“鳩占鵲巢”一詞形象生動,使用得當。
6月29日二版《攔車吃飯幾時休》,來自宋代林升所作《題臨安邸》的“西湖歌舞幾時休”。
6月14日二版《安得廣廈千萬間―――原康盛老茶廠地塊保障性住房項目施工現(xiàn)場見聞》,直接引用杜甫的名句,并用名句中的憂國憂民情懷,間接贊美了保障房建設給百姓帶來的切實好處。
五、巧用歌詞、流行語
巧用歌詞、流行語的標題通俗時尚,鮮活靈動,往往讓人會心一笑。如:5月31日二版《機關幼兒園慶“六一”:我抱抱我快樂》,報道機關幼兒園舉行慶“六一”親子活動,一看便知借用了兒童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
6月5日二版《在湖的那邊有一片“藍精靈”―――威坪千島云藍藍莓園開采見聞》,把藍莓比喻成動畫形象――藍精靈,讓人忍俊不禁,“在湖的那邊”同時凸顯了藍莓園優(yōu)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此外,2011年5月29日二版《我的地盤我做主 超規(guī)雨棚還得堵》,引導市民正確安裝雨棚,營造一個安全、文明的居住環(huán)境。
六、妙用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用得好,往往有節(jié)約筆墨、畫龍點睛的奇效。
10月18日千島湖新聞網(wǎng)組圖《看,我在千島湖飛!》,在說第四屆“中國•長三角國際體育休閑用品博覽會”和第七屆“中國•杭州千島湖國際游艇展”開幕式上,各類精彩的水上表演。嘆號表達了雀躍的心情和不可思議的態(tài)度。
8月13日一版標題《千島湖鎮(zhèn)推行“非常6+1”黨員管理機制》,報道千島湖鎮(zhèn)創(chuàng)新黨員管理機制,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一次有益嘗試。
龍山夜話《從油菜花想到的……》,省略號省略許多具體的感想。
0月24日三版《品質(zhì)、科技、創(chuàng)意―― 淳安農(nóng)產(chǎn)品離不開的“三大件”》,破折號交代了新聞的意義,引號醒目耀眼,引人人勝。
七、精用語言和數(shù)字
在標題中直接引用新聞人物的語言和具體數(shù)字,讓事實說話,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標題成為讀者眼光的第一落點。
如5月28日一版《在崗一天,就要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記臨岐鎮(zhèn)包村干部方金山》,7月16日二版《“這是一種奉獻,我很樂意!” 新北社區(qū)黨代表工作室的故事》,分別將包村干部方金山、新北社區(qū)黨員張發(fā)展的一句話作為主標題,讓讀者更加真切、直觀地感受到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和意義,弘揚了兢兢業(yè)業(yè)、無私奉獻的正能量。
另外,8月21日一版《1000戶小微企業(yè)享受免稅“套餐” 今年可免征增值稅20萬元》,兩個數(shù)字十分清晰明了。8月8日一版《40.5℃!最高溫刷新近十年紀錄 縣氣象臺首發(fā)高溫紅色預警》,信息量很大很豐富,讓讀者清晰明了高溫所帶來的影響。6月10日二版《鄰里糾紛二十年 “較勁”民警一朝解》,“二十年”、“一朝”兩個數(shù)字的對比,烘托了民警“較勁”這種優(yōu)良品質(zhì),給百姓辦了一件切實的好事。
八、突出新聞“亮點”
在標題制作中,應該盡量避免“成果顯著”、“成績斐然”、“形勢喜人”等籠統(tǒng)的“萬能標題”,用新聞的“亮點”來吸引讀者。如何找出亮點,必須做到在吃透內(nèi)容的基礎上,站在讀者的角度,從中提煉出讀者最感興趣、最需要了解的要素在標題中加以表達。
如,今年6月份,在上海、杭州一些水果批發(fā)市場和超市里,千島湖枇杷遭遇“哄搶”:上千斤枇杷一個小時就售罄!由于供不應求,不少千島湖果農(nóng)在接到訂貨電話時只能坦言――樹上已經(jīng)沒有可摘的枇杷了。記者將《樹上已經(jīng)沒有可摘的枇杷了》作為標題,直觀明了表述了枇杷受歡迎的程度,又因此很搶眼、很震撼。這個標題做出了新聞中的新聞,真正突出了新聞的亮點。
【參考文獻】
1、李艷:《論中國新時期新聞標題的演變及其寫作文化》,2012年
2、趙雪:《新聞標題的語用研究》 ,2012年
3、楊華:《娛樂新聞標題修辭藝術研究》,2010年
4、張莉萍:《新聞標題語言運用研究》,2010年
走向全媒體——千島湖傳媒中心十年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