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維維 通訊員 胡晨韻
大學生實習是評價其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準,許多大學要求學生在返校時上交蓋有實習單位印章的表格,作為社會實踐的依據。為此,一到暑假,各單位、各企業(yè)涌入大量高校實習學生,但實際的實習效果真的好嗎?答案是否定的。
曾聽過朋友抱怨,自己帶的實習生在工作時一味追求省事省力,并未表現(xiàn)出虛心好學的態(tài)度,久而久之,朋友也就不愿再多教了。一個不愿多學,一個不愿多教,師徒關系有名無實。這樣的事情真實地在我們身邊發(fā)生。人的成長不僅需要書本知識,還需要實踐鍛煉,社會需要的是有實際工作能力的人才,而一味求取蓋章了事并不是社會實踐的目的,也讓實習變了味。
目前,許多高校對于學生暑期實習,只是“看章了事”,對實習過程撒手不管,“章”即是學到本領的證明,讓本應提高學生能力的實習逐漸流于形式??此啤澳愫梦液么蠹液谩保瑢崉t是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xiàn)。加強后續(xù)監(jiān)管,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在實習中學到本領,已然成為當下許多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接納學生實習的單位、企業(yè)來說,選擇適合學生的實踐活動,選擇適合學生的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增強耐心等,都能進一步促進學生成長,使其在學習中增長更多知識。
當然,內因才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大學生不應滿足于“蓋章”了事,要通過社會實踐去鍛煉自己,對自己負責,實事求是地、出色地完成社會實踐,讓暑期實習發(fā)揮出真正的意義。
千島湖新聞網 編輯:胡國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