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千島湖傳媒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千島湖網 網絡支持:杭州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7月22日訊(中國藍融媒體中心 新藍網記者羅列異 余麗燕)從溫州平陽城區(qū)出發(fā),一個小時的高速加上一個半小時的盤山公路,終于到達海拔1098米的河山平溪村,這里被稱為“浙江的青藏高原”。
在進入河山平溪村的地界后,村道上不時會有幾只土雞跑出來,穿過村道后跑向路邊的草叢?!斑@就是我們養(yǎng)的雞,中秋節(jié)就能上市了?!遍_車帶記者上山的廖文彥掩飾不住喜悅,他是河山平溪村的村委會主任,也是把增收“雞”帶進山里的人。
從海邊回到山里 為村民尋找致富“雞”遇
2017年,在外做了十多年海鮮生意的廖文彥回到了老家河山平溪村。原來的村主任廖觀喜推薦他做了自己的接班人,“常常給村里困難戶送油送米,有為大家辦事的心?!?/p>
事實證明廖觀喜的眼光很準。廖文彥上任后,村里的路燈裝上了,路也好走了,低收入的農戶也拿到了低保,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是如何增加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是廖文彥面臨的難題。
河山平溪村60歲以上的常住人口有70多個,很多人幾乎沒有收入來源,依靠子女的補貼或者低保過日子?!拔以诖謇镩L大的,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既然我已經回來了,就想能不能為這些老人做一點事?!绷挝膹┱f,村里的老人基本都沒有的技術,年紀大了體力也跟不上,到底做什么好呢?再三思考之后,他把目標放在了幾乎家家戶戶都養(yǎng)的土雞身上,“他們有養(yǎng)雞的經驗,對體力要求也不高?!?/p>
廖文彥(右1)為村民發(fā)放雞苗廖文彥和村里其他干部商量,買一些雞苗免費發(fā)放給村民。2018年,他購買了三萬只小雞,發(fā)給了村里的低收入人群。村民張其橋就是其中一家。
村民 張其橋(左1)
“現(xiàn)在小雞養(yǎng)了有一百只,還有十幾只已經可以賣了。以前自己養(yǎng)賣的價格低,現(xiàn)在統(tǒng)一賣,價格高了,自己還不用操心。”張其橋告訴記者,家里就他和母親兩個人,以前家里的主要收入是一年兩頭豬,現(xiàn)在養(yǎng)雞以后收入增加了,他和母親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據了解,這個“壹只土雞”的項目,通過統(tǒng)一簽訂寄養(yǎng)協(xié)議、全程提供技術指導和銷售的“公司+人工智能+農戶”模式,為村民增收,“2018年年底,三萬只雞全部賣掉,每個農戶增收三千到五千元?!绷挝膹└嬖V記者。
以“精”取勝 多元化經營
今年 5月份,“壹只土雞”在網絡平臺上線,搭上“互聯(lián)網”的快車,山里的土雞賣到了北京、上海等地。每只8個月以上的土雞可以賣到138元-168元之間,每個雞蛋價格在2.3元,村民平均增加的純收入在4000元左右?,F(xiàn)在這個成功的經驗,也被復制到了平陽另外四個鄉(xiāng)村,依托當地的山林資源,都養(yǎng)起了雞。
面對一片紅火的局面,廖文彥卻有著危機感,養(yǎng)雞的規(guī)模不能再擴大了,“規(guī)模太大,可能會供過于求,質量也不好把控。”
如何在現(xiàn)在的基礎上增加農民的收入呢?廖文彥和他的團隊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目前他們正在做的“認養(yǎng)一只雞”就是其中之一。
“通過我們的網上商城,客戶可以用認養(yǎng)的形式購買,既可以吃雞,也能吃雞蛋。”廖文彥說,這其實也是一個公益項目,每認養(yǎng)一只雞就有兩元錢會投進助學基金,目前已經有將7000多元的助學基金。
除了增加收入,廖文彥還考慮到了如何解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的問題。山里年輕人外出打工,村子成了空心村,如何吸引年輕人回鄉(xiāng),“做一些衍生產品,我們流轉了3500畝土地,把年輕人找回來,種植生姜,釀米酒和雞搭配在一起賣。有錢賺,年輕人也愿意回來,老人也有人照顧了。”
平陽是革命老區(qū),還是中共浙江省一大召開的地方。雖然歷史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紅色精神的傳承卻歷久彌新,正是這種精神吸引了廖文彥這樣的“80后”回到家鄉(xiāng),“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該不忘初心,帶著父老鄉(xiāng)親一起致富。”
走在河山平溪村,廖文彥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著很深的感情,回到這里帶著自己的鄉(xiāng)親一起致富,是他最初的心愿,現(xiàn)在他的心愿正在一步步地實現(xiàn)。
來源: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
千島湖新聞網 責任編輯:姜智榮
最新播報
更多>>掌上千島湖
微千島湖
淳安發(fā)布
千島湖新聞
三分鐘語音版
千島GO購
媒美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