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wǎng)?千島湖網(wǎng) 網(wǎng)絡支持:杭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洪正流
2022年,G330國道改建工程現(xiàn)場,一項文物搶救性挖掘工作在左口鄉(xiāng)塘邊村銀坂自然村展開,這是一處古墓葬。據(jù)專業(yè)人員考證,其中一處墓葬的主人是南宋駙馬洪應桂的母親,另外一些墓葬主人是明朝池州太守洪達及其他洪氏先祖。墓葬出土了鳳冠帽、金簪、玉鏡、官窯茶杯等物品。這些出土的物品,讓左口鄉(xiāng)塘邊村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再次呈現(xiàn)出來。
據(jù)觀光堂《洪氏宗譜》記載,左口鄉(xiāng)塘邊村始建于唐昭宗大順年間(890年至891年),古屬十三都常樂鄉(xiāng)下諸里,而其所屬的銀坂自然村(今塘邊下村)建于元豐庚申三年(1080年),興于南宋理宗年間,該村的洪應桂迎娶理宗皇帝御妹,后趙夫人去世,皇帝又以次妹許之,被封為駙馬,皇帝御賜匾額“國戚”懸掛于祠堂,同時送來了兩對太湖石制作的石鼓以壯門第,所以這里又名“石鼓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里是洪氏家族的聚居地。銀坂洪氏,一世祖平,曹魏時自青州遷下邳;八世祖稚,東晉永嘉六年遷至丹陽;十三世祖紹,東晉元興年間遷居遂安;紹第五子纂,劉宋元嘉中為始新(后為淳安)令,遂家于邑之東鄉(xiāng)厭村,為淳安洪氏本支始祖。至二十九世祖遺公,愛銀坂一帶山環(huán)水聚,土厚風清,遂于唐昭宗大順年,自洪村遷此,建住廈而居,此為塘邊洪氏之始祖。自此,洪氏家族在這里繁衍生息,傳承弘揚著耕讀之風、詩禮之儀。
父子同考進士
淳安自古崇文重教,素有文獻名邦的美稱,先后誕生了300多位進士。塘邊洪氏家族也是人才輩出,其中有一對父子同時被辟招進士。
據(jù)《淳安縣志》記載六人同榜即指南宋年間一次辟招淳安的錢時、應鏞、應組、方夔、洪應桂、洪震五這六人同榜進士,而洪應桂和洪震五正是銀坂村的一對父子。
洪應桂,行麗五,字月中,宋寧宗時生。據(jù)何淳撰寫的《宋駙馬洪應桂公傳》記載,“洪應桂稟賦清奇,天資敏捷,授以詩書過目不忘,年未逾冠,而義容整肅,體度超群,學涵古今,聲播遐邇……”洪應桂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宋理宗朝皇帝為御妹選乘龍快婿,當?shù)毓賳T以其才學品行出眾,推薦去都城,最后只有洪應桂出言有章,舉足為法,金相玉質(zhì),于是舉朝稱羨,選為駙馬,與趙夫人即居睦州郡。后夫人病故,公悼亡倍切聞與朝,理宗皇帝復以次御妹續(xù)之,晚年,朝廷命其與趙夫人衣錦榮歸,置石鼓以壯門第,后世觀光堂祠堂就是在駙馬府的基礎上改建。
其子洪震五,行水五,據(jù)項文曜撰寫的《睦州教授震五公傳》記載,“洪震五駙馬公之子也,幼承廷訓,奮勸詩書而淡泊寧靜,高尚其志,名馳寰宇,聞與楓宸,乃蒙拔擢……”項文曜更是贊其“道通千古,學冠當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正士尊其師范達人,式其準繩?!?/p>
叔侄均為人杰
洪氏宗祠中堂,有對聯(lián):“父為司馬子令青溪自晉唐以迄熙朝久矣忠良報國;叔姻帝廷侄列文苑由宗祖而綿后裔美哉詩禮傳家?!边@副對聯(lián)大致的意思是:父親(洪紹)為大司馬,兒子(洪纂)為青溪(今淳安)縣令,自晉朝唐朝以來,洪氏先祖始終忠良報國;叔叔(洪應桂)與宋朝皇室結為姻親,侄子(洪震老)在文壇占據(jù)一席之地,繼承宗族先祖的詩禮傳家的傳統(tǒng)。
這副對聯(lián)中說到的“侄子”,是洪應桂的侄子洪震老,延佑二年(1315年)進士,“淳安七子”之一。洪震老,行水八,又名震卜,字復翁,號石峰先生,著有觀光集,日以吟詠為事,其詩氣格昂茂,詞鋒艷發(fā)覺物品,游往超脫。據(jù)商良辰撰寫的《石峰洪公傳》記載,“復翁公七歲能作詩,八歲能寫文章,與本邑方逢辰、黃蛻、何夢桂相友,善謀與邑,尊贈‘淳安至寶’匾額懸與祠門,稱為七子之一。元延佑年甲寅科招行公以詩經(jīng)預選,以特恩授建德學正,轉(zhuǎn)遷衡州教授,晚升錢塘主簿?!?/p>
崇文重教多才子
在前,有先祖的榜樣示范,在后,是塘邊洪氏家族傳承不變的崇文重教之風,所以在《洪氏宗譜》中記載著多位讀書、從政的洪氏族人的故事。有被譽為“一門兩杰”的洪裕、洪祐堂兄弟,后裔文章稱贊他們“科登拔萃,兄弟名儒,宜多士奉為楷?!凑皫煼?,邦家之光?!?/p>
還有與商輅同時代的洪達,由稟貢登景泰辛未(1451年)科進士,于成化三年授直隸池州府青陽縣令六載,升池州府太守。商輅、何淳等同鄉(xiāng)在京城撰寫的《贈洪大尹致政序》中寫道“而洪君之所以勝于他人,能得青陽之民心者,我輩聞之矣,居官臨政之日,廉貢節(jié)儉,不以貨利為心……”可見其品格高貴之處。
近代以來,銀坂洪氏重送讀、尚崇文、求進取、當表率,依然是人才輩出。其中,洪炳煒、洪彭年、洪同柏祖孫三代讀書致仕、致力教育事業(yè)的事跡傳為佳話。
最深的緬懷是銘記,最好的紀念是傳承。銀坂洪氏傳承“詩禮傳家”的祖訓,讀書之氣在這個小山村蔚然成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這個村莊中先后有2名學子考取新西蘭奧克蘭大學、中科大物理研究所博士生;5名學子考取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碩士;此外,還有學子考取浙江大學、蘭州大學、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等知名高校本科。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源自“勤、耕、潔、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更是“耕讀世家”讀書風氣的傳承。
文脈賡續(xù),弦歌錚鳴,響徹于古今的陬隅,讓銀坂洪氏讀書風氣永不沉寂、生機盎然。這種最樸實的家風在這座小山村生根發(fā)芽,已開出一片繁花。
千島湖新聞網(wǎng)編輯:義永華 吳若虹
最新播報
更多>>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