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千島湖傳媒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wǎng)?千島湖網(wǎng) 網(wǎng)絡支持:杭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弘青
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翁詠讀傳世代。
老年讀書秉燭光,
不求功利談體會。
巍巍中華五千年,
燦爛文明典故載。
炎黃子孫愛華夏,
敬畏歷史莫懈怠。
這是筆者近日閱讀《中華典故》之偶得?!吨腥A典故》共分四卷,匯集了從史前的神話故事《女媧揉土造人》開始,到清朝滅亡轉(zhuǎn)入民國時期竊國大盜袁世凱做了83天皇帝夢止,共編入267個典故。歷經(jīng)的年時,如從史前算起,長達170多萬年,如從公元前2033年中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算起,長達五千年。典故,是歷朝歷代的經(jīng)典故事,是濃縮的歷史。因此說,讀了這267個典故,猶如把中國歷史的重要節(jié)點在大腦中過了一遍。這是一部采用直行編排的線裝書,由于字體較大,又是用通俗的白話文來編寫的,讀起來很暢通、舒服、愛不釋手。同時,編著者還注意在每一個朝代前用簡要概括的語言介紹這個朝代的歷史背景,給讀者理出了一條清晰的歷史脈絡,使讀者讀之有序、有理,很有吸引力。
我為什么選讀這部書?
一是為了鑒往知來、溫故知今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說,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他號召我們要敬畏歷史,不忘先賢老祖宗。讀《中華典故》正是為了踐行總書記的教誨;
二是為了讀史學做人的需要。怎樣做人,是一門高深學問,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話題。學生時代要學做人,工作后要學做人,退休后仍要學做人。讀史可以通過歷史上眾多名人的故事教我們以美德,提供給我們?nèi)绾巫鋈说闹腔郏?/p>
三是為了老得優(yōu)雅的需要。夕陽無限,落英繽紛。人都要老,人老了要老得優(yōu)雅,就要去做自己喜歡而又于他人有益的事,去讀一點自己過去尚未細讀且喜歡的書,這樣才能老得安然,老得優(yōu)雅,老亦精彩!
歷史是人類活動的結果,歷史是寫人的。我的感悟也只能環(huán)繞歷史上出現(xiàn)的各類人物的作為來敘寫與點評。這里需要向讀者溫馨提醒的是:本文所寫的僅是筆者讀史中的感悟拾零,而不是對歷史的完整復述,寫作上只能采取優(yōu)中擇優(yōu)、從群英譜中提取出類拔萃的翹楚者(負面影響人物,則選取最為突出的)的手法,難免給讀者帶來掛一漏萬、不盡完善的感覺。
讀《中華典故》之“封建帝王”篇
中國歷史上有年號、有頭銜的皇帝有多少?如從中國第一個正式稱為皇帝的秦始皇算起,到中國封建時代最末一個皇帝清朝的溥儀(即宣統(tǒng)皇帝)止,共有270個皇帝(不含“五代十國”中“十國”的君主)。這270個皇帝在中國歷史舞臺上足足演繹了2132年。對他們的作為如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剖析一下,我認為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對中國歷史發(fā)展有正面影響力而無負面影響的;二是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的;三是只有負面影響而無正面影響的;四是無正面影響也無負面影響的。換一種說法就是:有功而無過的;有功也有過的;只有過而無功的;無功也無過的。
有功而無過的皇帝
這類皇帝占比不大,但對中國的影響力甚大。如西漢時期的漢武帝劉徹。他在歷史上號稱“雄才大略”,在位近半個世紀,對我國歷史的發(fā)展有著巨大貢獻。在他統(tǒng)治時期,西漢王朝進入了鼎盛時代,我國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有了很大發(fā)展。漢武帝杰出的歷史功績在于:一是開拓了我國的疆域,為我國的后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二是不拘一格開明用人,如我國四方的開拓疆域,均啟用了一批賢人、能人。漢武帝派張騫三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對漢武帝重用人才和用人的效果,史學家班固有這樣的評論:“漢之得人,于茲為盛”,“興造功業(yè),制度遺文,后世莫及”,出現(xiàn)了群賢畢至,異人并出的景象。
開創(chuàng)東漢王朝的光武帝劉秀,是一位賢明的帝王,在位33年。他稱帝后實行了“與民休息”的政策,下詔減輕田賦,改善農(nóng)民處境,發(fā)展生產(chǎn)、寬厚待人,而對貪贓枉法者則依法嚴加懲處,使國家統(tǒng)治相當平穩(wěn),為開國的封建帝王中所罕見。
歷代帝王近三百,不可能在一篇小文章中給予一一點評,只能選取最有影響力的皇帝來表述。中國封建社會出現(xiàn)過三個震撼于海內(nèi)外的“盛世”時期,即“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這三個“盛世”所處的年代分別是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40年的40年間;公元627-649年的20年間;公元1662-1795年的130余年間。執(zhí)政的皇帝是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延伸到唐玄宗李隆基開創(chuàng)的開元盛世;清康熙帝玄燁、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歷。他們的業(yè)績與治政經(jīng)驗,筆者將其概括為10個方面:治政庶民為先、治政官者為儉、治政人才為重、治政納諫為要、治政改革為魂、治政和字為貴、治政依法為準、治政務實為最、治政內(nèi)省為戒、治政博學為本。這些帝王的治政功績和經(jīng)驗之談,不僅在當時推進社會發(fā)展起過顯著作用,就是對當今的各級領導治政也有重要的借鑒之用,他們不愧為推動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有功皇帝。
有功也有過的皇帝
秦始皇嬴政是中華第一帝,可稱得上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他的主要功績在于統(tǒng)一了中國,結束了中國歷史上長期諸侯國混戰(zhàn)的局面,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統(tǒng)一了文字,統(tǒng)一了度量衡,在交通上實行了“車同軌”等,除此,最突出的、最輝煌的業(yè)績就是為了防止外敵入侵征用大量民夫修筑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成為中國人民后代子孫的驕傲。但秦始皇畢竟是一個暴君,他最大的劣績,就是制造了“焚書坑儒”的悲慘局面。
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最末位的皇帝隋煬帝楊廣,是一位有文才也有武功、有功績也有劣績的皇帝。他的歷史功績在于筑馳道,建東都(洛陽),修長城,開通大運河等。特別是開鑿的大運河(把原來的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河四條運河連接起來)全長4000里,貫通南北,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工程之一,對發(fā)展中國的經(jīng)濟、文化起了積極作用。他對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完善科舉考試制度也有一定貢獻。但他畢竟是歷史上一位暴君,他的奢華享樂、耀武揚威的封建帝王行為達到頂峰。他的一次江南巡游就帶著二十萬人的大隊伍,使用上萬條大船,這上萬條大船在運河上排開,頭船和尾船連接起來,竟有二百里長,弄得兩岸老百姓叫苦連天。
曹操,是人們最熟悉、也最愛評論的一位歷史人物。歷史評論他是一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晉人陳壽著《三國志》評論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符合史實。曹操,史家雖然稱他為“魏武帝”,其實他一生中并未登位稱帝。三國時真正稱帝的是他的長子曹丕,稱為文帝,在位7年。曹操一生討董卓、剿黃巾、除袁術、破呂布、取袁紹、擊劉表,業(yè)績顯赫,只認定他為丞相。他的主要功績在于混世亂道中統(tǒng)一了北方,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但由于他霸道、亂殺無辜,歷史上稱他為奸臣,舞臺上也以奸臣形象出現(xiàn)。如《龍鳳呈祥》《擊鼓罵曹》等京劇都是把曹操作為奸臣來表現(xiàn)的。毛澤東同志曾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對這句話深深印在自己腦子里。又說,我很贊同魯迅先生的看法:“其實曹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笨傊懿匐m未稱帝,卻是一個有功也有過的重要歷史人物。
有過卻無功的皇帝
這類皇帝的占比也不少。首先就是接替秦始皇皇位的秦二世胡亥。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本來皇位應由長子扶蘇(他為人較厚道)接替。胡亥與宦官趙高密謀造假始皇遺詔殺害了扶蘇,自己登上了皇位。登上皇位后為了自己的享樂大興土木興建阿房宮,役使民夫,橫征暴斂。為了實施暴政不惜誅滅異己,甚至殺害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他曾兩次大開殺戒,先后殺害了兄弟姐妹達28人,殘暴到毫無人性的地步。由于他的殘暴統(tǒng)治,終于引發(fā)了“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農(nóng)民起義,動搖了朝廷的統(tǒng)治。由于他過分寵信宦官趙高,反被趙高殺害了。一個顯赫一時的秦王朝僅歷時15年就斷送在他的手里。
蜀漢先主劉備的兒子劉禪(小名叫阿斗)靠著諸葛亮、姜維等將相的輔助做了40年的享樂皇帝,史稱蜀漢后主。他貪圖享樂、不事朝政,一心投降魏國。蜀漢滅亡后他遷居到魏國都城洛陽,只顧自己享樂,忘記國恥,當司馬昭奚落他,他卻“嬉笑自若”。司馬昭問他:“頗思蜀否?”他竟厚顏無恥地說:“此間樂,不思蜀?!睂@位“扶不起的阿斗”的評述只能用四個字:有過無功。
再說一個淳安讀者熟悉的北宋時期腐化敗國的皇帝宋徽宗趙佶,淳安古代的農(nóng)民起義領袖方臘就死在他掌朝的年代。這位靠騙取太皇太后的信任而登上皇位的皇帝,即位前就是一個有名的浪蕩王子,他登上皇位后更加變本加厲。他不事朝政,主要依靠一些大奸臣,如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李彥、朱勔(老百姓稱他們?yōu)椤傲\”)來把弄朝政。他貪圖玩樂享受,為了搜集奇花異石,派出童貫、朱勔等奸臣到江南搜集。睦州青溪出產(chǎn)各種花木異石,是官府采集的重災區(qū),使老百姓受盡剝削,出現(xiàn)了方臘的聚眾起義。宋徽宗派童貫統(tǒng)領十五萬官軍鎮(zhèn)壓,又唆使宋江領梁山好漢前往配合征伐。宋徽宗不僅貪圖玩物,還貪圖女色,他“微服私出”去京城玩弄妓女李師師。由于他的荒唐腐化,把一個好端端的大宋江山推向了亡國之路,最終出現(xiàn)了他和兒皇帝(宋欽宗趙桓)同時做了金軍的俘虜,由趙匡胤開創(chuàng)的北宋王朝,歷經(jīng)167年,在他們父子的手中結束了。
無功也無過的皇帝
這類皇帝無需點名,占比更多一點。如清朝統(tǒng)治達268年,前后登位的皇帝有10個,除康熙(玄燁)、雍正(胤禛)、乾?。ê霘v)三位皇帝對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的、正面的重大影響外,其余皇帝都無所作為。雖然清朝后期中國日益衰敗淪落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有些皇帝想支持改良挽救垂危局面,但由于咸豐皇帝的貴妃那拉氏慈禧長達50年的把權,誰也動不了。清朝衰敗的罪責主要在她身上。
上述四類皇帝如果作一個功過計量的分析,它們的占比大約是第一種類型約占10%,第二種類型是40%,第三、四兩種各為25%。我們要研究的皇帝重點是第一種和第二種。我的估量和認定,不知讀者同意否?
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曾以偉人的氣魄、發(fā)展的觀念,采用詩詞的表現(xiàn)形式評論了中國歷史上五位最為顯赫的帝王。詩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边@些帝王,雖然奪得了江山,坐上了皇位,但是他們不懂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他們管轄江山,并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他們?nèi)鄙僬嬲牟诺?,不善于文治,他們的文化涵養(yǎng)也略為不足。毛主席的評論詩句提示我們,讀中國歷史要善于分析中國帝王的功過是非。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編輯:劉波 王志仙
最新播報
更多>>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