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千島湖傳媒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千島湖網 網絡支持:杭州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劉云海
12月4日的《今日千島湖》“龍山夜話”欄目刊發(fā)了題為《“不能賺錢的文物”更應該加強保護》的言論,文章對“杜牧墓遺址竟成菜地”的現(xiàn)象進行了批判。讀罷令人深感共鳴。
這樣的現(xiàn)象其實并非孤例。據《北京日報》報道:在譚嗣同的故居里,每個角落都蓋滿了房,每條過道里都堆滿了雜物,房檐下亂拉曬衣繩,墻上貼滿了廣告……而類似如此破敗的名人故居,不止這一處。具備文化價值的名人故居本該得到妥善保護,但如今很多卻淪落為破舊大雜院,缺乏有效保護,生存現(xiàn)狀令人擔憂。
也許,在某些部門看來,文物保護只是一個“冷門”事業(yè),既要花錢,轟動效應又非常有限,比不得那些宏大、風光的工程項目,不僅可以增加財稅收入,更能成為實實在在的政績。特別是一些不怎么出名的人物故居、墓地,或沒有形成旅游效應的古文物,因在短時間里難以得到擴展和傳播,缺乏光環(huán)效應,旅游價值也難以得到發(fā)揮,往往遭受冷落。不僅如此,文物保護常常還要為其他工作讓路,在城市建設中常有文物建筑遭破壞的消息,這固然是某些個人或單位的行為,卻足以說明公共管理的導向存在問題。
文物是不可多得和再生的珍貴遺產,有關部門應拋棄功利甚至勢利的政績觀念,形成合力,用實際行動踐行文物保護意識。
千島湖新聞網 編輯:程就 方志隆
最新播報
更多>>掌上千島湖
微千島湖
淳安發(fā)布
千島湖新聞
三分鐘語音版
千島GO購
媒美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