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銘元
時下正是山茱萸收獲的季節(jié),臨岐鎮(zhèn)千萬株山茱萸樹上掛著晶瑩剔透的“紅燈籠”,顯得格外絢麗。
臨岐鎮(zhèn)吳峰村的村民們正在忙著采摘、加工、晾曬山茱萸。走在吳峰村的村頭巷尾,隨處可見不少家庭正在忙碌,一臺臺加工機器馬不停蹄地運轉著,將剛采下的山茱萸剔核。
藥商占勇根介紹說,前幾年他都是自己種植山茱萸、自己加工,今年除了加工自己種植的外,也給別人代加工,每天一般收購5000斤到6000斤左右,像今年加工好的干貨一般能賣13塊左右。他平時也會去別人那里收購新鮮山茱萸,回來一起加工,而經(jīng)過加工以后的茱萸肉價格能翻上幾番,像他這樣倒騰一些中藥材,每年的收入能增加不少。
在臨岐中藥材交易市場內(nèi),占勇根經(jīng)營的勇豐農(nóng)場,就是以售賣中藥材為主的。時不時就有一輛輛小面包車出入這里,裝卸中藥材。像這批茱萸肉就被外地來進貨的藥商看中了,“這里的萸肉比較地道,我們每年都來這邊進一些,再拿到我們那邊去賣,這東西有市場,品質又好?!眮碜越鞯乃幧陶f道。
而在邊上的“369交易市場”內(nèi),不少村里的老人們正圍坐在一起,對晾曬好的山茱萸進行著最后篩選,去除雜質。據(jù)了解,像他們這樣有一些勞動能力的老人篩選茱萸肉,一個月下來也會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臨岐自古就是中藥材產(chǎn)區(qū),歷來評比質量最好,被評為浙江唯一的“山茱萸之鄉(xiāng)”。隨著杭黃高鐵的即將開通和昌文公路、唐潭公路的改建擴建,臨岐鎮(zhèn)的交通區(qū)位優(yōu)勢也日益凸顯,而以山核桃、中藥材等山區(qū)土特產(chǎn)為主的鄉(xiāng)村綠色經(jīng)濟也將迎來一個全新時代。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編輯:劉波 于一
三農(nóng)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