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鎮(zhèn)農戶咨詢:春季怎么樣加強禽流感的防范?
縣畜牧獸醫(yī)局祝榮: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其致病性和死亡率因感染毒株的毒力分為高致病性、中致病性和低致病性。流感病毒根據(jù)其化學結構不同可分為A、B、C三型,A型可感染人和動物,而B、C型只感染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寄生在多種健康禽類的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可隨唾液、糞便排出體外而污染水源、飼料,造成病毒的擴散。而在千島湖的一些港灣及島嶼之間的濕地等,由于自然環(huán)境條件優(yōu)良,鳥類資源非常豐富,同時也非常適合各種留鳥、候鳥、旅鳥棲息、繁衍,是各種候鳥遷移途中的一個重要驛站。這些野鴨、天鵝和鳥類等野生禽類對該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可在遷途中可將病毒帶至遷徙地,成為我縣冬春季節(jié)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的重要傳染源。
如果感染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野禽和鴨臨床癥狀并不明顯,但未免疫的家禽感染后潛伏期短、發(fā)病急、死亡率高,死亡率可達100%。有些病例可在沒發(fā)現(xiàn)癥狀前就會突然大批死亡。病程稍長的可見精神沉郁(打蔫)、食欲廢絕(不吃不喝)、拉黃色帶綠色稀糞,體溫升高、打噴嚏、咳嗽、呼吸困難,有的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如頭頸歪斜、四肢麻痹、倒地不起,冠、髯水腫,腿部鱗片、腳趾出血。
高致病性禽流感屬于國家一類重大動物疫病,如果發(fā)生疑似病例,必須上報,由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確診后,進行封鎖、消毒和深埋,對疫點3公里半徑內的活禽進行捕殺深埋處理。
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靠疫苗接種來預防。春、秋兩季對易感禽類進行疫苗注射。一般情況,肉雞5日齡和15日齡各注射一次;蛋雞15日齡和30日齡各注射一次,過了免疫保護期的家禽也必須及時進行補免。如果在上述日齡時沒有注射,現(xiàn)在應立即補免。同時,要加強養(yǎng)禽場的消毒工作,做到每3天“一小消”、7天“一大消”,而且要用兩種以上的消毒劑輪番使用。要加強養(yǎng)禽場的日常管理,嚴格執(zhí)行各種生物安全措施,嚴禁外人進入禽舍和各種鳥類飛入傳播病毒,并做好定時消滅老鼠和其他傳播媒介,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另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與禽類高致病性禽流感密切接觸的有關人員也要做好個人的防護和消毒工作,預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fā)生。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編輯:葉青 方志隆
三農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