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新聞網(wǎng)訊 (見習記者 章晶) 烈日當頭,中洲鎮(zhèn)徐家村包村干部章丹鳳像平日一樣進村走訪,卻被村民程大姐熱情地拉?。骸拔乙呀泿鹤尤プ鲞^鑒定了,就按照你幫我查的路線,很快就找到康復中心了,一點冤枉路都沒走,當天去當天回,省了不少事!”
原來,程大姐夫妻倆在徐家村經營著一家小店鋪,家中還有年邁體弱的公公、精神有障礙的兒子以及嗷嗷待哺的小女兒。丈夫每天為著打理小店維持生計而忙碌,程大姐照看老人和孩子也是無暇分身,當小孩子生病需要市民卡時,才發(fā)現(xiàn)市民卡一直沒有拿到手。
自從中洲鎮(zhèn)堅持“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深入推進“三認”服務機制以來,章丹鳳就把自己聯(lián)系徐家村當成了第二個家鄉(xiāng)。在一次走訪中,章丹鳳得知了程大姐夫妻遇到的難題,便第一時間前往相關窗口幫助查詢市民卡辦理情況,又前往有關部門咨詢辦理殘疾證的事宜,查詢縣康復中心的地址電話及交通線路,方便他們帶孩子做殘疾鑒定。
“過去都是咱老百姓自己到處跑呀問呀,現(xiàn)在我們的訴求都有干部上門幫助解決了?!背檀蠼銓θ缃窀刹孔黠L的轉變看在眼里,對上門服務、結對幫扶等機制直豎大拇指。
“三認”服務機制建立的深深魚水情,也成為了助推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催化劑。在走訪中,南莊村的老少鄉(xiāng)親提出沿溪部分老舊房屋存在安全隱患,影響環(huán)境和景觀,鎮(zhèn)黨委政府利用“無違建縣”創(chuàng)建契機,將這部分老舊房屋全部拆除,贏得了群眾支持。
如今,在農戶家中、田間地頭、項目一線,處處可見干部和黨員的身影,“認人、認事、認情”,各種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活動正在中洲進行時。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編輯:劉波 姜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