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絳蟲病全稱為鵝矛形劍帶絳蟲病,發(fā)生于放養(yǎng)在河、湖、溝、塘的小鵝和中齡鵝,當蟲體大量積于腸道內時,可阻塞腸腔,破壞和影響鵝的消化吸收,并能吸收營養(yǎng)、分泌毒素,導致鵝生長發(fā)育受阻和產蛋性能下降乃至發(fā)生大批死亡。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貧血、消瘦和下痢,生長發(fā)育不良。幼小鴨、鵝嚴重感染時常引起死亡。
預防 在絳蟲經常流行的地區(qū),要把大小鵝分開飼養(yǎng),避免使用同一場地。帶病的成鵝是主要傳染源,通過糞便可大量排出蟲卵,每年春、秋、冬三季,及時給成鵝進行徹底驅蟲,蟲體成熟為20天,所以幼鵝應在18日齡全群驅蟲1次。有條件的應殺滅劍水蚤,以消滅中間宿主。在已被污染的池塘將水排干,重新灌入新水或施用農藥、化肥均可殺滅劍水蚤。
治療 (1)硫雙二氯酚,劑量為150~200毫克/公斤體重或按1:30的比例與飼料混勻喂給。鵝的品種不同,飼養(yǎng)條件不同,對硫雙二氯酚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樣,所以當大群驅蟲時,必須先做小群試驗,藥量取低限,取得經驗后再全面開展;對瘦弱鵝,藥量酌減,投藥后觀察排蟲情況,糞便要集中堆集,防止擴散。
?。?)氯硝柳胺60~10毫克/公斤體重均勻的拌入飼料中喂給。
(3)吡喹酮按10~15毫克/公斤體重混在飼料中喂給。
(4)石榴皮、檳榔合劑是較古老的驅蟲方法,但效果很好,較經濟。配法為:取石榴皮、檳榔各100克加水至1000毫升,煮沸1小時,加水調至800毫升去渣即成。劑量為:20日齡雛鵝1.5毫升,30日齡幼鵝2毫升,30日齡以上用2.5~5毫升混入飼料中喂給或用采血器投服,2天用完。服藥后10~15分鐘,即開始排蟲體,持續(xù)排蟲2~3小時。
來源:湖北農業(yè)報
千島湖新聞網 責任編輯:方耀
三農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