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種茶、炒茶經歷,讓這個四五十歲的男人擁有一顆如清茶般芬芳、明亮的心,他就是燕坑村的制茶大戶方金軍。記者第一次見到他時,滿手泥巴的他正在幫助鄰居家蓋新房子,當得知記者想聽聽他的制茶故事時,憨厚的他一臉羞澀,“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就是自己做茶的時間稍微長點吧?!?P> 方金軍是燕坑村最早種茶、炒茶的農戶,20年前當很多當地人多在依靠砍伐山上的杉木賣錢時,方金軍就已經在自家的田地里開始種茶葉了,“那個時候種的不多,每次采摘茶葉后都是我自己用手炒制好,第二天翻過我們村后的大山,送到桐廬分水鎮(zhèn)去賣?!睂Χ昵白约旱闹撇柚贩浇疖姼锌芏?,“一開始自己也是摸索,種的茶、炒的茶質量都不是特別好,價格也一般,很辛苦……”
深諳了制茶的不易,所以當鄉(xiāng)鎮(zhèn)開始推廣茶葉種植技術、舉辦炒茶培訓班時,方金軍是最積極和最勤奮的“學生”,一邊學習鄉(xiāng)鎮(zhèn)茶葉技術員教授的農技知識,一邊結合自己多年種茶、炒茶的實踐反復“實驗”,方金軍種茶、炒茶的技術越來越嫻熟,現在不僅在燕坑村,乃至在整個富文鄉(xiāng)他成為了制茶行業(yè)的“領頭軍”。
富了自己,不忘了鄉(xiāng)親,這是方金軍一直堅持的一個原則,“茶葉這個行業(yè)要做好,只靠自己一個人是不行的。第一,量達不到;第二,名氣打不出去,價格自然上不去,我希望我們整個村,整個富文的茶葉都好,這樣別人才會對所有產自富文的茶葉另眼看待?!狈浇疖娛沁@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掌握了一套先進的種茶、炒茶技術后,他總是慷慨地和鄉(xiāng)親分享自己的技術。每年全村的茶葉要統(tǒng)一防蟲、治蟲,他都主動地擔當技術指導員,指導農戶如何用藥、如何培管;每次全鄉(xiāng)的炒茶技術培訓,他都很高興地把自己的經驗與其他學員一起“共享”;甚至,有時候,很多其他鄉(xiāng)鎮(zhèn)、其他村的茶農都給他打電話請教問題,只要接到這些電話,他總是耐心地給茶農講解;而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茶農相互學習……
他,如香茶沁山村,如今在他的帶動下,燕坑村已經成為富文最主要的制茶大村,村民們依靠種茶、炒茶獲得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多。?。ㄓ浾?nbsp; 鄒楚環(huán))
千島湖新聞網 編輯:葉青 徐滿萍
三農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