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川即姜家莊源,鳳川有八景:龍門高聲、鳳岫回翔、瀛山毓秀、活水流長、雙溪會合、一鑒平開、二塘映月、三嶂凌云?!褒堥T高聲”能居八景之首,緣于其鳳儀山腰有個溶洞,當(dāng)?shù)厝朔Q“悟道宮”,也叫“神仙洞”。
鳳儀山在瀛山書院的北面一公里處,“悟道宮”就在半山腰。它的名稱由來已久。方臘起義失敗后,汪公老佛遁跡山野,初居莊源法華庵,后徙居花果庵、梓桐尹山庵。汪公老佛隱居法華庵時收了一個關(guān)門弟子叫德濟(jì),德濟(jì)留住法華庵。法華庵對面有個溶洞,洞內(nèi)寬敞寧靜,冬暖夏涼,是個修行研經(jīng)的好地方。不久,汪公老佛升天而去,德濟(jì)也修成真身。當(dāng)?shù)厝藗髀劦聺?jì)經(jīng)常做一些好事。如:莊源寡婦汪氏,荊畈中有一塊半畝大的末丘田,干旱無雨,稻田干裂,溪中,干旱得連舀的水都沒有了,汪氏為此急得哭了。德濟(jì)不慌不忙,在寡婦田頭的磅上插了一根甘茅,泉水汩汩而出,剛好救濟(jì)寡婦汪氏的半畝田。由此,附近村里的人稱德濟(jì)是個參悟得道的神仙,就把他修身研習(xí)的山洞叫“神仙洞”,也叫“悟道宮”。
此洞“詭異魔幻,深不可測,傳有巨蟒居之。烈日炎炎之際,云霧盤旋于山巔,神龍猙獰,山川竭、禾苗枯,淫雨霏霏之日,雷鳴電閃,狂風(fēng)大作,屋傾瓦飛,洪水泛濫?!遍L期以來,民俗“遇鬼節(jié),牲畜祭之,以靡其害。”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人民不信邪,開墾鳳儀山時,把石塊扔進(jìn)洞內(nèi)。許多小孩、年輕人也以此為樂,傾聽石塊在洞底回環(huán)碰撞之音。更為稱奇的還另有一說,鳳儀山上的“神仙洞”竟與瀛山書院山麓的圣潭相通。據(jù)傳很久以前,一個農(nóng)夫帶著飯菜上得鳳儀山種地,途中遇有惡劣天氣,避雨于洞內(nèi)。雨大發(fā)洪水,洞內(nèi)也發(fā)大水,洪水把農(nóng)夫盛菜的木盆沖走了。過了三天,有人發(fā)現(xiàn)木盆竟然在瀛山書院山麓的圣潭里旋轉(zhuǎn),由此傳聞兩處相通。
我是個好事探險的人,聞知有個“悟道宮”的好去處,就邀好友姜家鎮(zhèn)的文化站長汪永明等一行八九人來到“悟道宮”?!?悟道宮”入口狹窄,僅容一人臥著身子潛入。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做足了下洞的準(zhǔn)備工作。首先在洞頂架一橫木,用鋼絲捆扎在橫木上,并掛上滑輪。可大家望望洞內(nèi)漆黑一片,回聲迷茫,深不可測,還是不兔面面相覷,誰也不敢領(lǐng)先,擔(dān)心會遇到巨蟒等危險。我只得奮勇在先,系上腰繩,右手持匕,左手握繩,從洞口匍匐而下。洞內(nèi)上小下大,伸手不見五指。人在空中懸掛,不得自由,身子隨繩子旋轉(zhuǎn)晃動,常常碰上巖壁造成劃傷。幸運(yùn)的是二十米繩索未放完,人已經(jīng)到得洞底。我搖晃繩索三下示意,并大聲喊:“到底了,把礦燈放下!”繩索迅速而上,不久打亮的礦燈徐徐而下。明亮的燈光把沿途而下的洞中景觀展示在面前,我驚愕了,不知用什么語言描繪眼前的此情此景。
不久,永明、林龍也分別下了洞。我們手握礦燈,回望洞口,洞口離腳跟約20余米,腳底下鋪有五六米高的亂石往洞底傾瀉。隨著燈光的移動,洞內(nèi)呈現(xiàn)出兩點一線、空中平臺的結(jié)構(gòu)布局。在右空間,仰望高處,可以看到洞口隱隱光亮,四周峭壁如筒,人置其中,仿佛身處十八層地獄,陰森可怖。走進(jìn)左點空間,則如陰陽兩判,仿佛置身于仙宮,心曠神怡,如醉如癡。永明也忘卻了下洞時受的皮肉之傷,一個勁的拍起他的得意之作,并不時的向我們解釋他的特寫鏡頭。此洞高約三十米,從洞頂一瀉而下的乳鐘石如流如瀑,如鼓如幔;燈光之下,若云霧蒸騰,紫煙彌漫;乳鐘石上的細(xì)流閃著點點星光。這不禁使我想到了謫仙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而且洞中的美景不只在這恢宏的氣勢,更有那鬼斧神工的象形。洞的最高處,一朵碩大的靈芝橫空而出,脂白泛著金黃色的光,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壽星腦門圓滑光亮,須髯垂直,手持拐杖,露出滿意的笑容。一位婦人露出神器,向人們昭示著上古的崇拜。盤石如鼓,屋柱似藕,擎天頂立著巍峨的宮殿。巨乳淌著玉液,摸一摸圓潤切膚,嘗一嘗沁人心脾,一輩子你也忘不了此時此刻她的溫馨。
下得一線的巷道,兩壁絕立,卻又是別有一番天地。雪白的石晶花撒落在青褐色的石壁上,似白云,似菊花,似一條條白玉鋪成的通天之道。左邊崖壁上的白鯉跳龍門活靈活現(xiàn),城墻高筑,城門大開,一條白鯉迎著激流一躍而起。更奇特的是龍門之上竟張貼著一張皇榜――兩條大白鯉榜上有名,豁然醒目。右壁之下,有一流水洞口,僅能容一小孩,不知通往何方,也許會出現(xiàn)“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況吧!回首仰望頭頂,一只神龜也許在洞中太寂寞了,袒胸露首,伸著長長的脖頸,似乎在起舞歡迎客人的到來。
空中平臺在左點洞與巷道洞的交匯地帶。它懸于空中攔腰處,斷崖絕壁,是一個觀望洞頂結(jié)構(gòu)的最好地方。遙望洞頂遠(yuǎn)處,怪石嶙峋,參差交互,似劍似柱,支撐著整個溶洞蓋頂。人靜坐神臺,吸一口清涼之氣,天人合一,自己也就脫離凡塵,飄飄欲仙了。
“逝者如斯夫!”我們也到了與美景再見的時刻,因為洞中的好處不能為我們所獨享,洞口的朋友也已經(jīng)催促好幾次了。永明先上,我和林龍繼后??删驮谟烂鲬疑黼x地一人高時,只聽到“啪”的一聲,從他身上滑落一樣?xùn)|西――聲音清脆,特別刺耳,至少有50分貝。當(dāng)我們仔細(xì)找遍前前后后,除了亂石,什么也沒發(fā)現(xiàn)?;貋硪院螅瑱z查隨身物品,誰也沒有丟失什么。我暗自尋思:是否洞中神仙顯靈,提示我們不要忘記把她的神奇帶給天下人分享。
瀛山書院八景之一的“龍門高聲”,不僅在于“悟道宮”的自然景觀神奇造化、鬼斧神工,更有她的翰墨文香和歷史價值。清芹水王遠(yuǎn)辰賦《龍宮甘澍》詩:“陰云密護(hù)雨來初,勝地龍宮喜獨居。靈氣常鐘由善禱,名山從此播嘉譽(yù)。”盛贊的肯定就是這里吧!
北宋時期,占氏一門興起,在瀛山書院設(shè)講堂,教習(xí)弟子,可家族眷屬大都居住于岐山鑒湖之畔(今莊口村)。朱熹來方塘講學(xué),居所也在岐山鑒湖畔。春和日麗之時,朱熹與好友占儀之、張?、呂祖謙研經(jīng)論學(xué)于半畝方塘;夏日酷暑難當(dāng)時,則會在“悟道宮”聚友納涼。康塘洪法有《龍宮聚友》詩一首:“日習(xí)悟道三重幔,觥箸流觴鑒水灣。淵海揀金朱雀釋,心中有得破欄柵?!焙茱@然,“悟道”即指“悟道宮”;“三重?!庇兄浮拔虻缹m”中有三層溶洞之疑。這也與民間傳說中的“神仙洞”通往瀛山腳下圣潭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假如這是真的,那冥冥之中對瀛山書院美景映襯的造化,也真是太奇妙了。
章百勝
政策文件
更多>>友情鏈接
千島湖獅城博物館
1959年,為了建造新安江水電站,淳安縣和遂安縣兩座千年古城獅城和賀城,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
千島湖龍川灣景區(qū)
景區(qū)位于千島湖西南湖區(qū),距千島湖鎮(zhèn)42公里。整個景區(qū)面積約2.31平方公里,大小島嶼環(huán)繞錯落,港汊曲折迂回,形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龍川勝景,是千島湖中唯一的湖泊型濕地…